
有關李清照的優美成語(25個)
- 風鬟霧鬢 [fēng huán wù bìn]
- 宋·蘇軾《題毛女貞》詩:“霧鬢風鬟木葉衣,山川良是昔人非。”宋·范成大《新作景亭程詠之提刑賦詩次其韻》:“花邊霧鬢風鬟滿,酒畔云衣月扇香。”
- 鬟:環形發髻;鬢:臉旁靠近耳朵的頭發。形容女子頭發的美。也形容女子頭發蓬松散亂。
- 婦人之仁 [fù rén zhī rén]
- 《史記·淮陰侯列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 仕:仁慈。婦女的軟心腸。舊指處事姑息優柔,不識大體。
- 海角天涯 [hǎi jiǎo tiān yá]
- 唐·白居易《春生》:“春生何處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 形容極遠的地方,或彼此相隔極遠。
- 江東父老 [jiāng dōng fù lǎo]
-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笑曰:‘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和何面目見之?’”
- 江東:古指長江以南蕪湖以下地區;父老:父兄輩人。泛指家鄉的父兄長輩。
- 決一勝負 [jué yī shèng fù]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76回:“不如從武城將軍之計,渡江決一勝負為上。”
- 決:決定;勝負:勝敗。進行決戰,判定勝敗。
- 綠肥紅瘦 [lǜ féi hóng shòu]
- 宋·李清照《如夢令》詞:“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綠葉茂盛,花漸凋謝。指暮春時節。也形容春殘的景象。
- 匹馬單槍 [pǐ mǎ dān qiāng]
- 五代楚·汪遵《烏江》詩:“兵散弓殘挫虎威,單槍匹馬突重圍。”
- 原指打仗時一個人上陣。現比喻行動沒有人幫助。
- 人間天上 [rén jiān tiān shàng]
- 唐·崔顥《七夕詞》:“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 人世社會和神仙世界。指景物極美好的處所。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 十面埋伏 [shí miàn mái fú]
- 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從今后跳出了九重圍子連環寨,脫離了十面埋伏大會垓。”
- 意思是設伏兵于十面以圍殲敵軍。
- 四面楚歌 [sì miàn chǔ gē]
-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 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 所向披靡 [suǒ xiàng pī mǐ]
- 《史記·項羽本紀》:“于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
- 所向:指力所到達的地方;披靡:潰敗。比喻力量所達到的地方,一切障礙全被掃除。
- 先發制人 [xiān fā zhì rén]
- 《漢書·項籍傳》:“先發制人,后發制于人。”
- 發:開始行動;制:控制,制服。原指丟動手的牌主動地位,可以控制對方。后也泛指爭取主動,先動手來制服對方。
- 項莊舞劍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
- 清·劉坤一《致張香濤書》:“[定興]乃于署督篆任內,奏參銀元局及淮山鹽務,牽涉敝署,不無激射之詞,論者謂為項莊舞劍,而弟因未嘗稍存芥蒂也。”
- 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同“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 以一當十 [yǐ yī dāng shí]
- 《戰國策·齊策一》:“一而當十,十而當百,百而當千。”《史記·項羽本紀》:“楚戰士無不一以當十,楚兵呼聲動天,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
- 當:相當。一個人抵擋十個人。形容軍隊英勇善戰。
- 沐猴而冠 [mù hóu ér guàn]
- 《史記·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 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
- 秋毫無犯 [qiū háo wú fàn]
- 《史記·項羽本紀》:“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后漢書·岑彭傳》:“持軍整齊,秋毫無犯。”
- 秋毫:鳥獸秋天新換的絨毛,比喻極細微的東西;犯:侵犯。指軍紀嚴明,絲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 取而代之 [qǔ é dài zhī]
- 《史記·項羽本紀》:“秦始皇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 指奪取別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現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 牽牛織女 [qiān niú zhī nǚ]
- 指牽牛星、織女星。亦指古代神話中的牛郎、織女。
- 霸王別姬 [bà wáng bié jī]
-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霸王項羽在和劉邦奪封建統治權的戰爭中,最后兵敗,自知大勢已去,在突圍前夕,不得不和虞姬決別。
- 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壯情景。
- 破釜沉舟 [pò fǔ chén zhōu]
- 《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 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 臥薪嘗膽 [wò xīn cháng dǎn]
-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 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 云窗霧閣 [yún chuāng wù gé]
- 唐·韓愈《華山女》詩:“云窗霧閣事慌惚,重重翠幔深金屏。”宋·李清照《臨江仙》詞:“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常扃。”
- 為云霧繚繞的窗戶和居室。借指高聳入云的樓閣。亦指建于極高處的樓閣。
- 自矜功伐 [zì jīn gōng fá]
- 《漢書·陳涉項籍傳贊》:“[項羽]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
- 指居功自傲。
- 欲說還休 [yù shuō hái xiū]
- 宋·辛棄疾《丑奴兒》詞:“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 休:停止。想說又停下來不說
- 點點滴滴 [diǎn diǎn dī dī]
- 宋·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 一點一滴地落下,形容數量非常少

有關李清照的優美詞語(1個)
力征經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