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馮夢龍的成語
挨三頂五
出處:明·馮夢龍《平妖傳》:“眾人挨三頂四,簇擁將來,一個個伸出手來,求太醫看脈。”
挨風緝縫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七:“但有一二分才貌的,那一個不挨風緝縫,央媒說合。”
挨肩并足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那山中遠近人家,都曉得高家新女婿才貌雙全,竟來觀看,挨肩并足,如看神會故事的一般熱鬧。”
曖昧之情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三現身包龍圖斷冤》:“做知縣時,便能剖人間曖昧之情,斷天下狐疑之獄。”
安閑自得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報仇》:“不如在家安閑自在,快活過了日子,卻去討這樣煩惱吃!”
按捺不住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白娘子水鎮雷峰塔》:“不想遇著許宣……按捺不住,一時冒范天條。”
捱三頂五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覆帳之后,賓客如市,捱三頂五,不得空閑。”
昂昂自若
出處: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晏平仲二桃殺三士》:“三士帶劍立于殿下,昂昂自若。”
彼倡此和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六回:“二人先通了郤克,然后謁見晉景公,內外同心,彼倡此和,不由晉景公不從。”
挨肩擦背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十四卷:“常常走到廚房下,挨肩擦背,調嘴弄舌。”
不白之冤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二回:“咺之逃,非貪生怕死,實欲為太叔伸不白之冤耳!”
不辨真偽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三十九回:“晉文公先年過曹,曹人多有識得的,其夜倉卒不辨真偽。”
不當人子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多謝厚情,只是無功受祿,不當人子,老漢轉來,定當奉酬。”
不知高低
出處: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呂洞賓飛劍斬黃龍》:“洞賓見了,叫聲好,不知高低。”
不知去向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一回:“宣王問曰:‘如今紅衣小兒何在?’答曰:‘自教歌之后,不知去向。’”
不治之癥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太醫診了診脈,說道:‘……此乃不治之癥。’”
百順百依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焦氏]況兼正在妙齡,打扮得如花朵相似,枕席之間,曲意取媚。果然哄得李雄千歡萬喜,百順百依。”
本鄉本土
出處:明·馮夢龍《古今小說·蔣興歌重會珍珠衫》:“你老人家女兒多,不把來當事了。本鄉本土少什么一夫一婦的,怎舍得與異鄉人做小?”
背曲腰彎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十八卷:“假如甘羅十二歲為丞相,十二歲上就死了,這十二歲之年,就是他發白齒落、背曲腰彎的時候了。”
繃爬吊拷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押下司理院,繃爬吊拷,一一勘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