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呆若木雞:呆:傻,發愣的樣子。呆得象木頭雞一樣。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
- 斗酒只雞:斗:酒器。古人祭亡友,攜雞酒到墓前行禮。后作為追悼亡友的話。
- 斗雞走狗:使公雞相斗,使狗賽跑。指舊時剝削階級子弟游手好閑的無聊游戲。
- 獨鶴雞群:一只鶴站在雞群中。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超群出眾。
- 戴雞佩豚:戴雄雞形的帽子,佩野豬形的飾物。雄雞野豬皆好斗,古時以冠帶像其形,表示好勇。
- 斗雞養狗:指舊時剝削階級子弟游手好閑的無聊游戲。同“斗雞走狗”。
- 斗雞走馬:斗雞賽馬。古代的賭博游戲。
- 斗雞走犬:指舊時剝削階級子弟游手好閑的無聊游戲。同“斗雞走狗”。
- 范張雞黍:范:范式;張:張劭;雞:禽類;黍:草本植物,指黍子。范式、張劭一起喝酒食雞。比喻朋友之間含義與深情。
- 縛雞之力:捆雞的力量。比喻體弱無力。
- 東兔西烏:兔、烏:古代神話傳說中說,月亮里有玉兔,太陽里有三足金烏,所以用烏、兔代表日月。月亮東升,太陽西落。表示時光不斷流逝。
- 動如脫兔:比喻行動敏捷。
- 得兔忘蹄:猶言得魚忘荃。蹄,兔罝。
- 東門逐兔:用以作為為官遭禍,抽身悔遲之典。同“東門黃犬”。
- 龜毛兔角:烏龜身上生毛,兔子頭上長角。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無實的東西。
- 狐死兔泣:比喻因同類的死亡而感到悲傷。
- 狐兔之悲:狐死則兔悲,兔死則狐亦悲。比喻因同類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傷。
- 獲兔烹狗:比喻事成之后排斥以至殺害有功之臣。亦作“狡兔死,良狗烹”。
- 見兔放鷹: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獵鷹追捕。比喻行動及時,適合需要。
- 待兔守株:比喻墨守成規不知變通或妄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同“守株待兔”
- 愛禮存羊:由于愛惜古禮,不忍使它廢弛,因而保留古禮所需要的祭羊。比喻為維護根本而保留有關儀節。
-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羊肉沒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氣。比喻干了某事沒撈到好處,反壞了名聲惹來了麻煩。
- 昌歜羊棗:據傳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魯曾點嗜羊棗。后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
- 多歧亡羊: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比喻事物復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也比喻學習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 餓虎撲羊:象饑餓的老虎撲向食物一樣。比喻動作猛烈而迅速。
- 餓虎吞羊:饑餓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 餓虎擒羊:像饑餓的老虎捕食羔羊一樣。比喻迅猛貪婪。
- 告朔餼羊:原指魯國自文公起不親到祖廟告祭,只殺一只羊應付一下。后比喻照例應付,敷衍了事。
- 掛羊頭,賣狗肉:比喻以好的名義做招牌,實際上兜售低劣的貨色。
- 掛羊頭賣狗肉:比喻以好的名義做幌子,實際上名不副實或做壞事。
- 搏牛之虻:原意是說主要目標應像擊殺牛背上的虻蟲一樣去滅掉秦國,而不是像消除蟣虱那樣去與別人打敗。后來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 床下牛斗:聽到床下螞蟻動,誤以為牛在相斗。形容體衰耳聰,極度過敏。
- 椎牛饗士:椎牛:殺牛;饗士:犒勞軍士。指慰勞作戰的官兵。
- 吹牛拍馬:吹牛:吹牛皮;拍馬:拍馬屁。指愛說大話,喜歡自我吹噓和一味逢迎巴結別人的行為。
- 槌牛釃酒:殺牛濾酒。指備肴酒以燕享。
- 椎牛發冢:殺牛盜墓。謂為盜無所不為,窮兇極惡。
- 椎牛歃血:古時聚眾盟誓,殺牛取其血含于口中或以血涂嘴唇,表示誠意。
- 帶牛佩犢:原指漢宣帝時渤海太守龔遂誘使持刀劍起義的農民放棄武裝斗爭而從事耕種。后比喻改業歸農。
- 對牛彈琴:譏笑聽話的人不懂對方說得是什么。用以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
- 放牛歸馬: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 阿狗阿貓:舊時人們常用的小名。引申為任何輕賤的,不值得重視的人或著作。
- 白云蒼狗:蒼: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頃刻又變得象蒼狗。比喻事物變化不定。
- 白衣蒼狗:蒼: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頃刻又變得象蒼狗。比喻事物變化不定。
- 藏弓烹狗:飛鳥射盡了就把良弓收起,狡兔被捉就把捕兔的獵狗煮了吃肉。舊時比喻統治者得勢后,廢棄、殺害有功之臣。
- 蒼狗白衣:同白衣蒼狗,比喻世事變化無常。
- 蒼狗白云:比喻事物變幻無常。同“蒼狗白衣”。
- 椎埋屠狗:殺人宰狗。指為非作歹和從事低賤的職業。
- 打狗看主: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給其主人留不留情面。比喻處理壞人下事要顧全其后臺的情面。
- 打落水狗:比喻繼續打擊已經失敗的壞人。
- 斗雞走狗:使公雞相斗,使狗賽跑。指舊時剝削階級子弟游手好閑的無聊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