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fz19"></address>
<form id="9fz19"></form>
    <sub id="9fz19"><listing id="9fz19"><listing id="9fz19"></listing></listing></sub> <listing id="9fz19"></listing>
    <form id="9fz19"><nobr id="9fz19"></nobr></form>
    <noframes id="9fz19"><span id="9fz19"><nobr id="9fz19"></nobr></span>

      夢溪筆談

      《夢溪筆談》

      沈括  著
        《夢溪筆談》是北宋科學家沈括所著的筆記體著作。大約成書于1086年-1093年,收錄了沈括一生的所見所聞和見解。被西方學者稱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已有多種外語譯本。
      【夢溪筆談】內容由網友上傳(或整理自網絡),轉載請注明:http://www.tuerlvyou.com/guoxueindex/28.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夢溪筆談翻譯賞析

      • 夢溪筆談故事二譯文

        三司使的級別在翰林學士之上。按舊時體制,三司使權使公事與三司使正官職任相同,所以“三司使權使公事”的結銜,“三司使”三字在“權使公事”之上。慶歷年間,葉道卿為三司使權使公事,執政官
      • 夢溪筆談辨證一譯文

        “鈞石”的“石”,是五種重量單位的名稱之一,每石重一百二十斤。后人以一斛為一石,自漢代以來已經如此,如說“飲酒一石不亂”,就是以一斛當一石。拉弓踏弩的力量之大小,古人都用作為重量單
      • 夢溪筆談辨證二譯文

        司馬相如《上林賦》描述上林苑的各條河流說:“丹水,紫淵,灞、浐、涇、渭,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灝溔潢漾……東注太湖。”這八條河流自流入黃河,黃河距離太湖數千里,中間隔著泰山以及
      • 夢溪筆談樂律一譯文

        《周禮》:“凡樂,圜鐘為宮,黃鐘為角,太蔟為徵,姑洗為羽。若樂六變,則天神皆降,可得而禮矣。函鐘為宮,太蔟為角,姑洗為徵,南呂為羽。若樂八變,即地祇皆出,可得而禮矣。黃鐘為宮,大呂
      • 夢溪筆談樂律二譯文

        古代的逸事,有時候在古人的文章中也可以看到。元稹有句詩說“琵琶宮調八十一,三調弦中彈不出。”琵琶共有八十四調,大概是十二律每一律各有七韻,一共是八十四調。元稹的詩說“八十一調”,人
      • 夢溪筆談象數一部份譯文

        唐開元間所制定的《大衍歷法》最為精密,歷代都沿用其推算朔策的方法。然而到熙寧年間考校,現行歷法已落后實際天象五十余刻,而前世歷官都不能推知這一誤差。《奉元歷》于是改動閏月和朔日的設
      • 夢溪筆談象數二部分譯文

        歷法上,天球有黃、赤二道,月亮則有九道。這些都是人為的命名,并非是天體實有的軌道。亦猶如天有三百六十五度,天又何嘗有度數?因為太陽每運行三百六十天而成一個周期,所以強稱之為“度”,
      • 夢溪筆談故事一譯文

        皇上親臨南郊祭天、太廟祭祖的典禮,寫在典冊上的禱祝文字都稱“恭薦歲事”。先到景靈宮薦享,稱之為“朝獻”;然后到太廟行祭,稱之為“朝饗”;最后才到南郊祭天。我在編集《南郊式》時,曾參
      • 夢溪筆談官政二部份譯文

        淮南的漕運水道,采用修筑水壩來蓄水的辦法,也不知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傳說召伯埭是東晉時謝安所修筑的。但是查閱李翱《來南錄》的有關記載可知,唐朝時召伯埭那兒還是暢通的河流,因此不可能
      • 夢溪筆談權智部分譯文

        陵州有一口鹽井,深五百多尺,井壁都是石頭。其上部和下部都很寬敞,唯獨中間稍微狹窄,俗稱“杖鼓腰”。以前從井底立柏木為井干,上出于井口,自木干垂汲綆而下,才能送汲器至井底取鹽水,井旁
      网络怎么买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