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fz19"></address>
<form id="9fz19"></form>
    <sub id="9fz19"><listing id="9fz19"><listing id="9fz19"></listing></listing></sub> <listing id="9fz19"></listing>
    <form id="9fz19"><nobr id="9fz19"></nobr></form>
    <noframes id="9fz19"><span id="9fz19"><nobr id="9fz19"></nobr></span>

      孝經

      《孝經》

      孔丘  著
        《孝經》中國古代儒家的倫理學著作。傳說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時已有人懷疑是出于后人附會。清代紀昀在《四庫全書總目》中指出,該書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遺言”,成書于秦漢之際。自西漢至魏晉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現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書共分18章。
      【孝經】內容由網友上傳(或整理自網絡),轉載請注明:http://www.tuerlvyou.com/guoxueindex/54.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孝經翻譯賞析

      • 孝經開宗明義讀解

        這一章書,是全部孝經的綱領。它的內容,就是開示全部孝經的宗旨,表明五種孝道的義理,本歷代的孝治法則,定萬世的政教規范,列為一經的首章。有一天,孔子在他的家里閑坐著,他的弟子曾參,也
      • 孝經天子讀解

        這一章書,是說明一國的元首應當盡的孝道,要博愛廣敬,感化人群。人無分種族,地無分中外,天子之孝,起感化作用,故為五孝之冠,列為第二章。孔子說:“要親愛自己的父母,必先博愛。就不敢對
      • 孝經諸侯讀解

        這一章書,是講明諸侯的孝道,包括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在內,所以在上不驕和制節謹度、為諸侯孝道的基本條件,列為第三章。諸侯的地位,雖較次于天子,但為一國或一地方的首長,地位也算
      • 孝經庶人讀解

        這一章書,是孔子專對一般平民而說的。平民,為國家社會組織的基本。書云:‘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因此列為五孝之末章。孔子講到眾百姓的孝道,他說:‘我國古來就是一個農業國家,農人的孝道
      • 孝經卿大夫讀解

        這一章書,是說明卿大夫為天子或為諸侯的輔佐官員,也就是政策決定的集團,全國行政的樞紐,地位也很高的。但不負守土治民之責,故次于諸侯。他的孝道,就是要在言語上、行動上、服飾上,一切都
      • 孝經感應讀解

        這一章書的意思,是說明孝悌之道,不但可以感人,而且可以感動天地神明。中國古代哲學,即是天人合一,故以天為父,以地為母。人為父母所生,即天地所生,所以說有感即有應。以證明孝悌之道無所
      • 孝經三才讀解

        這一章書,是因曾子贊美孝道的廣大。所以孔子更進一步給他說明孝道的本源,是取法于天地,立為政教,以教化世人。故以名章,列于五孝之次。曾子以為保全身體,善養父母,就算盡了孝道。自聽了孔
      • 孝經士讀解

        這一章書,是說明初級公務員的孝道。第一,要盡忠職守。第二,要尊敬長上。列為第五章。孔子說:‘士人的孝道,包括愛敬,就是要把愛敬父親的愛心移來以愛母親,那親愛的心思,是一樣的。再把愛
      • 孝經孝治讀解

        這一章書,是說天子、諸侯、大夫,若能用孝道治理天下國家,那便能得到人民的歡心,能得到人民的歡心,那才是孝治的本意,也就是不敢惡于人,不敢慢于人的實在表現。列為第九章。孔子再進一步的
      • 孝經圣治讀解

        這一章書,是因曾子聽到孔子講說明王以孝治天下而天下很容易實現和平以后,再問圣人之德,有更大于孝的沒有?孔子因問而說明圣人以德治天下,沒有再比孝道更大的了。孝治主德。圣治主威,德威并
      网络怎么买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