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fz19"></address>
<form id="9fz19"></form>
    <sub id="9fz19"><listing id="9fz19"><listing id="9fz19"></listing></listing></sub> <listing id="9fz19"></listing>
    <form id="9fz19"><nobr id="9fz19"></nobr></form>
    <noframes id="9fz19"><span id="9fz19"><nobr id="9fz19"></nobr></span>

      管子

      《管子》

      管仲及門徒  著

        《管子》是先秦時期各學派的言論匯編,內容很博大,大約成書于戰國(前475~前221)時代至秦漢時期,內容很龐雜,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陰陽家、名家、兵家和農家的觀點,劉向在《漢書·藝文志》將其列為道家著作,當時有86篇﹐今本實存76篇﹐其馀10篇僅存目錄。《管子》一書的思想,是中國先秦時期政治家治國、平天下的大經大法。

      管子章節目錄

      【管子】內容由網友上傳(或整理自網絡),轉載請注明:http://www.tuerlvyou.com/guoxueindex/61.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管子翻譯賞析

      • 管子牧民譯文

        國頌凡是一個國家的君主,必須致力于四時農事,確保糧食貯備。國家財力充足,遠方的人們就能自動遷來,荒地開發得好,本國的人民就能安心留住。糧食富裕,人們就知道禮節;衣食豐足,人們就懂得
      • 管子形勢譯文

        山高而不崩頹,就有人烹羊設祭;淵深而不枯竭,就有人投玉求神。天不改變它的常規,地不改變它的法則,春秋冬夏不改變它的節令,從古到今都是一樣的。蛟龍得水,才可以樹立神靈;虎豹憑借深山幽
      • 管子權修譯文

        萬輛兵車的大國,軍隊不可以沒有統帥;領土廣闊,農田不可以沒有官吏;人口眾多,官府不可無常法;掌握著人民命運,朝廷不可無政令。   地大而國家貧窮,是因為土地沒有開辟;人多而兵力薄弱
      • 管子立政譯文

        國家之所以治或亂,取決于三個條件,只有殺戮刑罰是不夠用的。國家之所以安或危,取決于四個條件,只靠城郭險阻是不能固守的。國家之所以貧或富,取決于五個條件,只用輕收租稅、薄取賦斂的辦法
      • 管子乘馬譯文

        立國凡是營建都城,不把它建立在大山之下,也必須在大河的近旁。高不可近于干旱,以便保證水用的充足;低不可近于水潦,以節省溝堤的修筑。要依靠天然資源,要憑借地勢之利。所以,城郭的構筑,
      • 管子七法譯文

        正確的主張不能用,錯誤的主張不能廢,有功而不能賞,有罪而不能罰;像這樣而能治理好人民的,從來沒有過。正確的堅決采用,錯誤的堅決廢止,有功必賞,有罪必罰,這就可以治理好了嗎?還不能。
      • 管子版法譯文

        凡人君臨政視事,首先要端正他的心志,其次是不違背風來雨到的天時,第三是使遠近高下的人們都得到很好的治理。這三個根本問題都解決了,國君便可以保有其國家。不可因個人喜悅而行賞,不可因個
      • 管子五輔譯文

        古代的圣王,所以能取得盛名廣譽,豐功偉業,顯赫于天下,為后世所不忘,不是得到人們擁護的,從來沒有聽說過。暴君之所以喪失國家,危及社稷,宗廟顛覆,湮沒無聞,不是由于失掉人們擁護的,也
      • 管子宙合譯文

        “左操五音,右執五味”,講的是君臣各自的本份。人君在上邊發令,總是安逸的,故居于左;人臣在下邊出力,總是勞頓的,故居于右。五音雖不同聲而可以協調,這是比喻人君出令沒有離開法則,從而
      • 管子樞言譯文

        管子說:“道在天上,好比太陽;它在人體,就好比心了。”所以說,有氣則生,無氣則死。生命就是依靠氣;有名分則治,無名分則亂,統治就是依靠名分的。樞言指出:愛民、利民、益民、安民,四者
      网络怎么买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