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fz19"></address>
<form id="9fz19"></form>
    <sub id="9fz19"><listing id="9fz19"><listing id="9fz19"></listing></listing></sub> <listing id="9fz19"></listing>
    <form id="9fz19"><nobr id="9fz19"></nobr></form>
    <noframes id="9fz19"><span id="9fz19"><nobr id="9fz19"></nobr></span>

      徐霞客游記

      《徐霞客游記》

      徐弘祖  著

        《徐霞客游記》是以日記體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學家徐弘祖(一作宏祖,號霞客)經34年旅行,寫有天臺山、雁蕩山、黃山、廬山等名山游記17篇和《浙游日記》、《江右游日記》、《楚游日記》、《粵西游日記》、《黔游日記》、《滇游日記》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遺有60余萬字游記資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記》。世傳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數種,主要按日記述作者1613~1639年間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作詳細記錄,在地理學和文學上卓有重要的價值。

      徐霞客游記章節目錄

      【徐霞客游記】內容由網友上傳(或整理自網絡),轉載請注明:http://www.tuerlvyou.com/guoxueindex/63.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

      徐霞客游記翻譯賞析

      • 徐霞客游記游天臺山日記后譯文

        壬申年三月十四日從寧海縣騎馬出發,走了四十五里,在岔路口住宿。岔路口東南十五里為桑州釋,是去臺州府的路;西南十里到松門嶺,是進天臺山的路。十五日渡過水母溪,攀登松門嶺,越過玉愛山,
      • 徐霞客游記游雁宕山日記譯文

        自初九日離別天臺山,初十日抵達黃巖。太陽已偏西,從南門走出三十里,歇宿于八番的旅舍。十一日走過二十里路,登上盤山嶺。遙望雁宕山的那些山峰,就像木芙蓉直插藍天,片片花瓣般的景色撲進人
      • 徐霞客游記閩游日記前譯文

        崇禎皇帝改年號的那年(崇禎元年,1628)二月,我萌發出游福建、廣東的興致。二十日,才動身啟程。三月十一日,到達江山縣的青湖,是沿進入福建省的陸路走的。十五里,從石門街出去,和江郎
      • 徐霞客游記江右游日記五譯文

        十一月初二日走出建昌府南門,往西行二里,到達麻姑山腳。上山二里,到半山亭,亭旁邊有一條臥瀑。又往上爬一里半,為噴雪亭,那里有兩條瀑布。麻姑山以水的景觀為最優美,而差在峰巒的峻秀方面
      • 徐霞客游記游雁宕山日記后譯文

        我和族兄徐仲昭游天臺山時,是壬申年(崇禎五年,1632)三月。到四月二步八日,抵達黃巖縣,又第二次游雁宕山。找到馬后從縣城南門騎馬出發,沿方山行十里,轉向西南行,三十里,翻越秀嶺,
      • 徐霞客游記江右游日記六譯文

        初五日早餐后,辭別了丘、夏兩人。走二里,仍然到了大路南面。十里,登上一座山嶺,叫楊源嶺。下了嶺,東面有條大溪自南往北流,渡過溪走二里,為東界山鋪,這里離開府城已經有二十里。從這里沿
      • 徐霞客游記閩游日記后譯文

        庚午年(崇禎三年,630)春季,任漳州府推官的族叔催促我們去他的官署。我計劃今年暫時停止出游,但漳州的使者不斷地來請,叔祖念獲翁,年歲已高,還冒著酷暑,來家中坐著催促,于是在七月十
      • 徐霞客游記江右游日記七譯文

        初九日給昆石上人寫了十二首詩,便已經到上午了。于是從草塘左面順山崖往南朝下走,路很細小而且陡直,隱沒在深草叢中,或隱或現。直往下三里,有條溪從簫曲峰后面一直自東南方流過來,這是簫曲
      • 徐霞客游記游五臺山日記譯文

        癸酉年七月二十八日,從首都出發去游覽五臺山。到八月初四日,來到阜平縣南關。山從唐縣伸來,延伸到唐河開始密集,到黃葵又漸漸敞開,山勢不太高大、從阜平縣往西南走過石橋,西北眾多的山峰又
      • 徐霞客游記江右游日記八譯文

        十三日(有缺文)一輪光芒四射的紅日,緩緩升起在玉盤似的天幕上,遙望太陽底下,白色的云氣平鋪天際,云氣上面聳出幾個青翠的峰尖,那就是會仙等山峰。仍從軍峰山頂北面下山,走十里,到有空屋
      网络怎么买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