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經》
先秦 著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305篇。先秦稱《詩經》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三百篇》。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才稱為《詩經》,并沿用至今。 《詩經》約成書于春秋時期,漢代傳授《詩經》的有齊、魯、韓、毛四家。東漢以后,齊、魯、韓三家先后亡失,僅存《毛詩外傳》。毛詩盛行于東漢以后,并流傳至今。
重要的注本有《毛詩正義》、宋朱熹的《詩集傳》、清馬瑞辰的《毛詩傳箋通釋》、清陳奐的《詩毛氏傳疏》、今人程俊英的《詩經釋注》、今人余冠英的《詩經選譯》、今人趙缺的《那些年,我們讀錯的詩經》等。
據說春秋時流傳下來的詩,有三千首之多,后來只剩下三百一十一首(其中有六首笙詩: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后來為方便,就稱作“詩三百”。孔門弟子中,子夏對詩的領悟力最強,所以由他傳詩。到漢初,說詩的有魯人申培公,齊人轅固生和燕人韓嬰,合稱三家詩。齊詩亡于魏,魯詩亡于西晉,韓詩到唐時還在,而如今世上只剩外傳10卷。至于當今世上流傳的詩經,則是毛公(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萇)所傳的毛詩。
重要的注本有《毛詩正義》、宋朱熹的《詩集傳》、清馬瑞辰的《毛詩傳箋通釋》、清陳奐的《詩毛氏傳疏》、今人程俊英的《詩經釋注》、今人余冠英的《詩經選譯》、今人趙缺的《那些年,我們讀錯的詩經》等。
據說春秋時流傳下來的詩,有三千首之多,后來只剩下三百一十一首(其中有六首笙詩: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后來為方便,就稱作“詩三百”。孔門弟子中,子夏對詩的領悟力最強,所以由他傳詩。到漢初,說詩的有魯人申培公,齊人轅固生和燕人韓嬰,合稱三家詩。齊詩亡于魏,魯詩亡于西晉,韓詩到唐時還在,而如今世上只剩外傳10卷。至于當今世上流傳的詩經,則是毛公(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萇)所傳的毛詩。
詩經章節目錄
『 國風·周南 』
- 《詩經·國風·周南·關雎》
- 《詩經·國風·周南·葛覃》
- 《詩經·國風·周南·卷耳》
- 《詩經·國風·周南·樛木》
- 《詩經·國風·周南·螽斯》
- 《詩經·國風·周南·桃夭》
- 《詩經·國風·周南·兔罝》
- 《詩經·國風·周南·芣苡》
- 《詩經·國風·周南·漢廣》
- 《詩經·國風·周南·汝墳》
- 《詩經·國風·周南·麟之趾》
『 小雅·鹿鳴之什 』
『 小雅·鴻雁之什 』
『 小雅·節南山之什 』
『 小雅·谷風之什 』
『 小雅·甫田之什 』
『 小雅·魚藻之什 』
『 大雅·文王之什 』
『 大雅·生民之什 』
『 大雅·蕩之什 』
『 周頌·清廟之什 』
『 周頌·臣工之什 』
『 周頌·閔予小子之什 』
『 魯頌·駉之什 』
『 國風·豳風 』
『 國風·曹風 』
『 國風·召南 』
『 國風·邶風 』
『 國風·鄘風 』
『 國風·衛風 』
『 國風·王風 』
『 國風·鄭風 』
『 國風·齊風 』
『 國風·魏風 』
『 國風·魏風 』
『 國風·唐風 』
『 國風·秦風 』
『 國風·陳風 』
『 國風·檜風 』
『 商頌 』
【詩經】內容由網友上傳(或整理自網絡),轉載請注明:http://www.tuerlvyou.com/guoxueindex/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