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fz19"></address>
<form id="9fz19"></form>
    <sub id="9fz19"><listing id="9fz19"><listing id="9fz19"></listing></listing></sub> <listing id="9fz19"></listing>
    <form id="9fz19"><nobr id="9fz19"></nobr></form>
    <noframes id="9fz19"><span id="9fz19"><nobr id="9fz19"></nobr></span>

      念奴嬌·過洞庭

      作者: 清代   張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界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銀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著同:著;玉界一作:玉鑒)
      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滄溟一作:滄浪)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界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著 同:著;玉界 一作:玉鑒)
      洞庭湖邊靜立著的纖草,在這個中秋將至的時候,沒有一絲風過的痕跡。是玉的世界,還是瓊的原野?三萬傾明鏡般的湖水,載著我一葉細小的扁舟。皎潔的明月和燦爛的銀河,在這浩瀚的玉鏡中映出她們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體會著萬物的空明,卻不知如何道出,與君分享。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滄浪 一作:滄冥;嶺表? 一作:嶺海)
      感懷這一輪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嶺海之間,胸襟仍象冰雪一樣透明。而此刻的我,正披著蕭瑟幽冷的須發和衣袂,平靜的泛舟在這廣闊浩淼的蒼溟之中。讓我捧盡西江清澈的江水,細細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請天地萬象統統來做我的賓客,我盡情的拍打著我的船舷,獨自的放聲高歌啊,怎能記得此時是何年!

      參考資料:

      1、陶爾夫著 .宋詞今譯:語文出版社,1995-07:153

      dòng tíng qīng cǎo ,jìn zhōng qiū ,gèng wú yī diǎn fēng sè 。yù jiè qióng tián sān wàn qǐng ,zhe wǒ biǎn zhōu yī yè 。sù yuè fèn huī ,yín hé gòng yǐng ,biǎo lǐ jù chéng chè 。yōu rán xīn huì ,miào chù nán yǔ jun1 shuō 。(zhe tóng :zhe ;yù jiè yī zuò :yù jiàn )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界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銀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著 同:著;玉界 一作:玉鑒)
      yīng niàn lǐng hǎi jīng nián ,gū guāng zì zhào ,gān dǎn jiē bīng xuě 。duǎn fā xiāo sāo jīn xiù lěng ,wěn fàn cāng míng kōng kuò 。jìn yì xī jiāng ,xì zhēn běi dòu ,wàn xiàng wéi bīn kè 。kòu xián dú xiào ,bú zhī jīn xī hé xī 。(cāng míng yī zuò :cāng làng ) 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滄溟 一作:滄浪)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念奴嬌·過洞庭作者: 張孝祥

      簡介詩詞名句張孝祥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譯文洞庭湖邊靜立著的纖草,在這個中秋將至的時候,沒有一絲風過的痕跡。是玉的世界,還是瓊的原野?三萬傾明鏡般的湖水,載著我一葉細小的扁舟。皎潔的明月和燦爛的銀河,在這浩瀚的玉鏡中映出她們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體會著萬物的空明,卻不知如何道出,與君分享。感懷這一輪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嶺海之間,胸襟仍象冰雪一樣透明。而此刻的我,正披著蕭瑟幽冷的須發和衣袂,平靜的泛舟在這廣闊浩淼的蒼溟之中。讓我捧盡西江清澈的江水,細細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請天地萬象統統來做我的賓客,我盡情的拍打著我的船舷,獨自的放聲高歌啊,怎能記得此時是何年!

        注釋張孝祥:字安國,號于湖居士,南宋著名愛國詞人。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陽西南。風色:風勢。瓊:美玉。著:附著。扁舟:小船。素月:潔白的月亮。明河:天河。明河一作“銀河”。表里:里里外外。此處指天上月亮和銀河的光輝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嶺表:嶺外,即五嶺以南的兩廣地區,作者此前為官廣西。嶺表一作“嶺海”。孤光:指月光。肝膽:一作“肝肺”。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純潔。蕭騷:稀疏。蕭騷一作“蕭疏”。襟袖冷:形容衣衫單薄。滄浪:青蒼色的水。滄浪一作“滄溟”。挹:舀。挹一作“吸”。西江:長江連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稱西江。北斗:星座名。由七顆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形狀。萬象:萬物。扣:敲擊。扣一作“叩”。嘯:撮口作聲。嘯一作“笑”。不知句,贊嘆夜色美好,使人沉醉,竟忘掉一切(包括時間)。

        洞庭春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  “洞庭春草”指的是洞庭湖加上與之相連的春草湖,點出地點,題目是《過洞庭》,詞一開頭就緊扣題目。“近中秋”點出時間,秋天天高氣爽,“月到中秋分外明”,秋月對于生活在農業社會與大自然息息相關的古代文人來說,當是別有意味。“風色”二字值得注意,風有風向、強弱,從來沒有聽說過風有色彩,其實張孝祥用“風色”是有所本的,李白《廬山謠》“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2]”說的是黃云萬里改變了風的色彩;張孝祥的“更無一點風色”說的是洞庭青草湖上,萬里無云,水波不興,不僅沒有風,而且連風的影子都沒有,這種表達方式富有新意,增添了一分詩意。“玉界瓊田”形容的是秋月下浩浩湯湯、一碧萬頃的湖水。“界”又作“鑒”,玉界也好,玉鑒也好,美玉般的瓊田也好,都是以玉比喻湖水清澈透明之美,“萬頃”則極言湖面之廣,如此良辰美景,駕一葉扁舟游其中,該是多么愜意,這是一;點出了過洞庭的方式,進一層緊扣題目,這是二。

        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緊承“更無一點風色”,從秋月寫到秋水。“素”,白色。素月分輝是說皎潔的月亮把自己的光輝分給了湖水。“明河”即銀河,水里的銀河是天上銀河的倒影,它們有著同輝的形象。“素月”、“明河”兩個意象點出了天空的特征,“分輝”、“共影”則寫出了秋水長天一色的美景,盡管只有八個字,卻具體而生動的顯示了詩人的才華。“表里俱澄澈”是這首詞主旨所在,它包含了兩層意思,一層是寫秋月秋水之美,美在哪里,美在澄澈。澄是水清,澈也是水清,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沒有一絲一毫渾濁,沒有一絲一毫污染,這樣的清澈明亮,有如非人間的琉璃世界;另一層是說三萬頃湖上扁舟上的我,也有如秋月,有如秋水,我就是一個光明磊落,坦坦蕩蕩,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男子漢、大丈夫。所以表里俱澄澈不僅是寫景,而且也是寫人,寫自己品格之美。杜甫詩有“心跡喜雙清”,行跡是表、心靈是里,“心跡喜雙清”是杜甫的夫子自道;“表里俱澄澈”則是張孝祥的夫子自道。中國文史館館長袁行霈認為,“表里俱澄澈”“心跡喜雙清”可以集成一副對聯,而且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為人處世的準則,此言良是。

        怡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屈原《離騷》“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寫出了屈子自己內美與外美的統一。張孝祥則進一步寫外在世界與內在世界澄澈的相會與相合。則是一種天人合一的會合,這一會合的美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是人生最高、最美、最富有詩意的高峰體驗,因此詩人用“怡然心會,妙處難于君說”作為上片的結語、同時巧妙的引出了下闕。上闕寫景,下闕則從回顧嶺表一年寫起,抒發感情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  嶺表指五嶺之外,即今之廣西一帶。《宋史》本傳載張孝祥于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知靜江府兼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次年因讒落職,由桂林北歸,途徑岳陽,故有《過洞庭》之作。“應”,因也,杜甫詩“各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是說名難道以文章而著,官因老病而休。此處的“應”語氣相當肯定。“經年”,經過一年。詩人由洞庭湖的澄澈,想起自己在嶺表一年因被讒而免職的經歷,感慨系之矣。蘇軾《西江月》:“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張孝祥用了“孤光”這一典故源于此。“孤光自照”,一方面指月亮在天宇中,只能自我孤獨地照耀著;另一方面想起自己的嶺表一年,不被人所理解,同時詩人也無需別人理解,只能與孤月作伴,引清冷的月光相照。冰雪的特點是潔白晶瑩,南朝詩人江總有“凈心抱冰雪”之句,所以“肝膽皆冰雪”之句,唐王昌齡有“一片冰心在玉壺”之句,所以“肝膽皆冰雪”,實際上是說,盡管自己被免職,但自己是光明磊落、心地純潔、肝膽照人的;另一層意思是說,我問心無愧,話語中有憤慨、有失望、有自我安慰,但主要還夾雜著自豪、感情真摯而又復雜。

        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  這是從嶺表經年回復到當下,蕭騷:蕭條冷落,這里指頭發稀疏,“襟袖”則是以部分代全體,月夜清冷,衣服單薄,涼意頓生,更重要的是官場人情冷暖,不免有蕭條冷落之感。盡管如此,自己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如今我正泛舟于橫無際涯的洞庭湖上,不就是證明凡此種種,可以想見詩人的鮮明個性。

        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  這是全詞的高潮所在,也是詩人感情的高潮所在。西江,西來的長江,洞庭湖在岳陽東北,通長江。挹舀也,《景德傳燈錄》卷八記馬祖語曰:“侍女一口挹盡西江水”,此處界禪宗話語,表明自己的心胸開闊。北斗星是由七顆星組成的星座,像舀酒的長把勺,《詩經·小雅·大東》:“維北有斗,不可挹酒漿”,而屈原《九歌·東君》則反其意而用之,“援北斗兮酌桂漿”。詩人作主人,請萬象(天地萬物)作客人,舀盡西去長江的水,用北斗七星作酒器,低斟淺酌的招待天地萬物,這是何等氣勢,一個被讒免官的人,如此自信,如此心胸,真有李白當年“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向之”,或“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大無畏的浪漫主義精神。

        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舷,船沿,蘇軾《前赤壁賦》有“扣舷而歌之”之語,張孝祥則是敲擊船沿、仰天長嘯,抒發出自己的滿腔豪情。受蘇軾《念奴嬌·中秋》:“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影像,張孝祥以“不知今夕何夕”作結,從秋月秋水回歸自我,扣舷是動作,獨嘯是聲音,從空間上說是由洞庭之大到一己之小;從時間上說是由今夕之初泛到穩泛;從心理上說是由知到不知,通過對照,說明詩人已忘情這月白無風之夜,忘情于與大自然交融之中,令人感到余味無窮。

        此詞意象鮮明,意境深邃,結構嚴謹,想象瑰麗,真正做到了“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觀天外云舒云卷”,是首表現浩然正氣的絕妙好詞。

        這首詞上片先寫洞庭湖月下的景色,突出寫它的澄澈。“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青草是和洞庭相連的另一個湖。這幾句表現秋高氣爽、玉宇澄清的景色,是縱目洞庭總的印象。“風色”二字很容易忽略過去,其實是很值得玩味的。風有方向之別、強弱之分,難道還有顏色的不同嗎?也許可以說沒有。但是敏感的詩人從風云變幻之中是可以感覺到風色的。李白《廬山謠》:“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那萬里黃云使風都為之變色了。張孝祥在這里說“更無一點風色”,表現洞庭湖上萬里無云,水波不興,讀之冷然、灑然,令人向往不已。

        “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piān)舟一葉。”玉鑒就是玉鏡。瓊是美玉,瓊田就是玉田。“玉鑒瓊田”,形容湖水的明凈光潔。“三萬頃”,說明湖面的廣闊。著,猶著,或釋為附著。船行湖上,是飄浮著、流動著,怎么可以說附著呢?著者,安也,置也,容也。陳與義《和王東卿》:“何時著我扁舟尾,滿袖西風信所之。”陸游《題齋壁》:“稽山千載翠依然,著我山前一釣船。”都是這個意思。張孝祥說:“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在三萬頃的湖面上,安置我的一葉扁舟,頗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襯托出詩人的豪邁氣概。

        “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這三句寫水天輝映一片晶瑩。“素月分輝”,是說皎潔的月亮照在湖上,湖水的反光十分明亮,好象素月把自己的光輝分了一些給湖水。“明河共影”,是說天上的銀河投影到湖中,十分清晰,上下兩道銀河同樣地明亮。素月分輝,明河共影”這兩句明點月華星輝,暗寫波光水色,表現了上下通明的境地,仿佛是一片琉璃世界。所以接下來說:“表里俱澄澈。”這一句是全詞的主旨所在。說來說去,洞庭秋色美在哪里呢?詞人在這一句里點了出來,美就美在“澄澈”上。這里表里如一的美,是光潔透明的美,是最上一等的境界了。“表里俱澄澈”這五個字,描寫周圍的一切,從天空到湖水,洞庭湖上上下下都是透明的,沒有一絲兒污濁。這已不僅僅是寫景,還寄寓了深意。這五個字標示了一種極其高尚的思想境界,諸如光明磊落、胸懷坦蕩、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這些意思都包涵在里面了。杜甫有一句詩:“心跡喜雙清”(《屏跡》三首其一),心是內心,也就是里,跡是行跡,也就是表,心跡雙清也就是表里澄澈。“表里俱澄澈,心跡喜雙清”,恰好可以集成一聯,給我們樹立一個為人處世的準則,我們不妨拿來當作自己的座右銘。當張孝祥泛舟洞庭之際,一邊欣賞著自然景色,同時也在大自然中寄托著他的美學理想。他筆下的美好風光,處處讓我們感覺到有他自己的人格在里面。詩人的美學理想高尚,心地純潔,他的筆墨才能這樣干凈。

        上片最后說:“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洞庭湖是澄澈的,詩人的內心也是澄澈的,物境與心境悠然相會,這妙處難以用語言表達出來。悠然,閑適自得的樣子,形容心與物的相會是很自然的一種狀態,不是勉強得來的。妙處,表面看來似乎是指洞庭風光之妙,其實不然。洞庭風光之妙,上邊已經說出來了。這難說的妙處應當是心物融合的美妙體驗,只有這種美妙的體驗才是難以訴諸言語的。

        下片著重抒情,寫自己內心的澄澈。“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嶺表,指五嶺以外,今兩廣一帶。嶺表經年,指作者在廣南西路任經略安撫使的時期。“應”字平常表示推度猜測的意思,這里講的是自己當時的思想,無所謂推度猜測。這“應”字語氣比較肯定,接近“因”的意思。杜甫《旅夜書懷》:“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猶言“官因老病休”,“應”字也是肯定的語氣。“應念嶺表經年”,是由上片所寫洞庭湖的景色,因而想起在嶺南一年的生活,那是同樣的光明磊落。孤光,指月光。蘇軾《西江月》:“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就曾用孤光來指月光。“孤光自照”,是說以孤月為伴,引清光相照,表現了既不為人所了解,也無須別人了解的孤高心情。“肝膽皆冰雪”,冰雪都是潔白晶瑩的東西,用來比喻自己襟懷的坦白。南朝詩人鮑照在《白頭吟》里說:“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南朝另一個詩人江總《入攝山棲霞寺》說:“凈心抱冰雪。”唐代詩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說:“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這些都是以冰雪比喻心地的純潔。張孝祥在這首詞里說:“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結合他被讒免職的經歷來看,還有表示自己問心無愧的意思。在嶺南的那段時間里,自問是光明磊落,肝膽照人,恰如那三萬頃玉鑒瓊田在素月之下表里澄澈。在詩人的這番表白里,所包含的憤慨是很容易體會的。更多宋詞賞析文章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宋詞三百首》專欄。

        “短發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這兩句又轉回來寫當前。蕭騷,形容頭發的稀疏短少,好象秋天的草木。結合后面的“冷”字來體會,這蕭騷恐怕是一種心理作用,因為夜氣清冷,所以覺得頭發稀疏。“短發蕭騷襟袖冷”,如今被免職了,不免帶有幾分蕭條與冷落。但詩人的氣概卻絲毫不減:“穩泛滄溟空闊”。不管處境如何,自己是拿得穩的。滄溟,本指海水,這里指洞庭湖水的浩淼。這句是說,自己安穩地泛舟于浩淼的洞庭之上,心神沒有一點動搖。不但如此,詩人還有更加雄偉的氣魄:

        “盡挹西江還,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這是全詞感情的高潮。西江,西來的長江。挹,汲取。“盡挹西江”,是說汲盡西江之水以為酒。“細斟北斗”,是說舉北斗星當酒器慢慢斟酒來喝。這里暗用了《九歌·東君》:“援北斗兮酌桂漿”的意思,詩人的自我形象極其宏偉。“萬象”,天地間的萬物。這幾句是設想自己作主人,請萬象作賓客,陪伴我縱情豪飲。一個被讒罷官的人,竟有這樣的氣派,須是多么的自信才能做到啊!

        詞的最后兩句更顯出作者藝術手法的高超:“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舷,船邊。扣舷,敲著船舷,也就是打拍子。蘇軾《赤壁賦》:“扣舷而歌之。”嘯,蹙口發出長而清脆的聲音。張孝祥說:“扣舷獨嘯”,或許有嘯詠、嘯歌的意思。“不知今夕何夕”,用蘇軾《念奴嬌·中秋》的成句:“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張孝祥稍加變化,說自己已經完全沉醉,忘記這是一個什么日子了。這兩句作全詞的結尾,收得很經松,很有余味。從那么博大的形象收攏來,又回到一開頭“近中秋”三字所點出的時間上來。首尾呼應,結束了全詞。

        張孝祥在南宋前期的詞壇上享有很高的地位,是偉大詞人辛棄疾的先驅。他為人直率坦蕩,氣魄豪邁,作詞時筆酣興健,頃刻即成。他的詞風最接近蘇東坡的豪放,就拿這首《念奴嬌》來說吧,它和蘇東坡的《水調歌頭》風格就很近似。《水調歌頭》寫于中秋之夜,一開頭就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將時空觀念引入詞里,在抒情寫景之中含有哲理意味。末尾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欲打破時間的局限和空間的阻隔,在人間建立起美好的生活。整首詞寫得豪放曠達,出神入化。張孝祥這首《念奴嬌》寫的是接近中秋的一個夜晚。他把自己放在澄澈空闊的湖光月色之中,那湖水與月色是透明的,自己的心地肝膽也是透明的,他覺得自己同大自然融為一體了。他以主人自居,請萬象為賓客,與大自然交朋友,同樣豪放曠達,出神入化。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仿佛是與明月對話,在對話中探討著關于人生的哲理。張孝祥的《念奴嬌》則是將自身化為那月光,化為那湖水,一起飛向理想的澄澈之境。兩首詞的寫法不同,角度不同,那種豪放的精神與氣概,卻是很接近的。

        黃蓼園評此詞說:“寫景不能繪情,必少佳致。此題詠洞庭,若只就洞庭落想,縱寫得壯觀,亦覺寡味。此詞開首從洞庭說至玉界瓊田三萬頃,題已說完,即引入扁舟一葉。以下從舟中人心跡與湖光映帶寫,隱現離合,不可端倪,鏡花水月,是二是一。自爾神采高騫,興會洋溢。”(《蓼園詞選》)這首詞在情與景的交融上的確有獨到之處,天光與水色,物境與心境,昨日與今夕,全都和諧地融會在一起,光明澄澈,給人以美的感受與教育。

        這首中秋詞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時即景抒懷之作。開篇直說地點與時間,然后寫湖面、小舟、月亮、銀河。此時作者想起嶺南一年的官宦生涯,感到自己無所作為而有所愧疚。而且想到人生苦短不免心酸,不過由于自己堅持正道,又使他稍感安慰。他要用北斗做酒勺,舀盡長江做酒漿痛飲。全詞格調昂奮,一波三折。

        這首詞作于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當時,他被讒言落職,從廣西經洞庭湖北歸。這首詞借洞庭夜月之景,抒發了作者的高潔忠貞和豪邁氣概。

        詞的上闋主要是寫景,景中寓情。

        一、二句是說,已經臨近中秋了,這浩瀚的湖面竟是碧空萬里,水波不興,一派秋高氣爽、玉宇澄清的景色。這里的“青草”指的是與洞庭湖聯成一片的青草湖,又名巴邱河。青草在南,洞庭在北,自來并稱。

        三四句的“玉鑒瓊田”形容湖水的明凈光潔,“三萬頃”是指湖面的廣闊,點出了在這美玉一般的偌大湖面上,扁舟一葉真似仙境。

        五到七句進一步描述在月光下的湖面,上下輝映一片晶瑩,天上人間如同共處在一個玲垅剔透的琉璃世界中。“表里俱澄澈”,這既是寫景,更寄寓了作者高超的精神境界。最后二句點明這種極妙境界是只可意會難于言傳的。這里大概不是指景,主要的是指心物相融的美妙體驗

        詞的下闋著重抒情,意轉激昂。開頭三句是他的內心獨白。“嶺海經年”的嶺海一作嶺表,指五嶺以外的地區。這里是指作者被貶擔任廣南西路經略撫使,在嶺南過了一年。“孤光自照”,就是不管別人是否理解,自省無愧于心,表明了作者的孤高心態。

        下闋的“肝膽皆冰雪”與上闋的“表里俱澄澈”可以互為呼應,意思是他襟懷坦白,如同冰雪一樣晶瑩。因此四五句他略帶幾分蕭瑟而不無驕傲地說:雖然現在頭發少了,衣衫單薄,但在這冰涼的夜晚,他仍然穩穩地泛舟在這碧波浩淼的湖面上。

        接下來三句更是氣魄雄偉,他要汲取長江的水以為酒,把北斗星當作酒杯,再請天上的星辰萬象作為賓客來和他一起細斟慢酌。真豪情萬丈!最后大概他喝夠了酒,渾然忘卻了天地物我,他扣打著船舷對天狂嘯,簡直不知道今晚是什么夜晚了。更多宋詞賞析文章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宋詞三百首》專欄。

        這首詞,通篇景中見情,筆勢雄奇,境界空闊,表現了作者胸襟灑落、氣宇軒昂,顯示了作者的高尚品質。因此南宋學者魏了翁認為:“張于湖有英姿奇氣……洞庭所賦,在集中最為杰特。”這首詞歷來為人稱頌,還因為他在詞中所創造的獨特意境,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因而受到后人的重視。

        總的說:夜半更深,一個人劃小舟泛于廣闊的洞庭湖上,天地間唯有自己,“表里俱澄澈”,“妙處難與君說”。但這寂寥仍讓他想起往事,“應念嶺表經年,肝膽皆冰雪”。當職期間,自問心中無愧,也就把這往昔打點。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西江水作酒,北斗星作盅,天下萬物邀作賓客,舉杯暢飲。扣舷而嘯,將心中郁悶盡散入虛無之中,其氣勢之恢宏,讓人心胸登時為之開朗。

        張孝祥的詞上承蘇軾,下啟辛棄疾,是南宋詞壇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這首詞,上闋主要是寫景,景中寓情;下闋著重抒情,意轉激昂。通篇景中見情,筆勢雄奇,境界空闊,表現了作者胸襟灑落、氣宇軒昂,顯示了作者的高尚品質。因此南宋學者魏了翁認為:“張于湖有英姿奇氣……洞庭所賦,在集中最為杰特。”這首詞歷來為人稱頌,還因為他在詞中所創造的獨特意境,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因而受到后人的重視。在寫作此詞的同時,作者還寫了一篇小品《觀月記》,記載了這次夜游的經過,可以并讀。

        此詞別本題作“過洞庭”,此詞為月夜泛舟洞庭,寫景抒情之作。上片描寫廣闊清靜、上下澄明的湖光水色,表現作者光明磊落,胸無點塵的高尚人格。下片抒發豪爽坦蕩的志士胸懷,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肝膽皆冰雪”可謂是一切志士仁人的共同品性,是人類最可寶貴的品格。結尾幾句以西江北斗、賓客萬象的奇思妙想和偉大氣魄,表現他淋漓的興致和凌云的氣度。表現出對宇宙奧秘,人生哲理的深深領悟,達到一種超越時空的極高的精神境界。有人說本詞相當于蘇軾的《前赤壁賦》,可謂真知灼見。在政治上遭受挫折之后,尚能泰然自若,游于物外的處世態度,表現出對宇宙奧秘,人生哲理的深深領悟,達到一種超越時空的極高的精神境界。王?#93;運極力推崇此詞說:“飄飄有凌云之氣,覺東坡《水調》猶有塵心”(《湘綺樓詞選》)。全詞將清奇壯美的景色,與詞人的主體人格相一致,達到一種寵辱皆忘,物我渾然不分的境界,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相關推薦

      • 張孝祥
      • 念奴嬌
      • 宋詞三百首
      • 抒懷
      • 豪放
      • 月夜
      • 忠貞
      • 洞庭
      • 即景抒懷
      网络怎么买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