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fz19"></address>
<form id="9fz19"></form>
    <sub id="9fz19"><listing id="9fz19"><listing id="9fz19"></listing></listing></sub> <listing id="9fz19"></listing>
    <form id="9fz19"><nobr id="9fz19"></nobr></form>
    <noframes id="9fz19"><span id="9fz19"><nobr id="9fz19"></nobr></span>

      正月十五夜

      作者: 唐代   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明燈錯落,園林深處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嬌艷的花朵一般;由于四處都可通行,所以城門的鐵鎖也打開了。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人潮洶涌,馬蹄下塵土飛揚;月光灑遍每個角落,人們在何處都能看到明月當頭。

      游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月光燈影下的歌妓們花枝招展、濃妝艷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京城取消了夜禁,計時的玉漏你也不要著忙,莫讓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過去。

      1、傅熹年主編,中國古代建筑史 第2卷 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12,第354頁
      2、鄧楚棟,鄧亞文編注,五朝千家詩(上)唐代千家詩,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01,第100頁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火樹銀花:比喻燦爛絢麗的燈光和焰火。
      特指上元節的燈景。
      星橋:星津橋,天津三橋之一。
      鐵鎖開:比喻京城開禁。
      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這天取消宵禁,連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區與洛北禁苑的天津橋、星津橋、黃道橋上的鐵鎖打開,任平民百姓通行。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暗塵:暗中飛揚的塵土。
      逐人來:追隨人流而來。

      游伎皆秾(nóng)李,行歌盡落梅。

      游伎:歌女、舞女。
      一作“游騎(jì)”。
      秾李:此處指觀燈歌伎打扮得艷若桃李。
      落梅:曲調名。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金吾:原指儀仗隊或武器,此處指金吾衛,掌管京城戒備,禁人夜行的官名,漢代置。
      禁夜:指取消宵禁。
      唐時,京城每天晚上都要戒嚴,對私自夜行者處以重罰。
      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計時器皿,即滴漏。

      參考資料:

      1、傅熹年主編,中國古代建筑史 第2卷 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12,第354頁2、鄧楚棟,鄧亞文編注,五朝千家詩(上)唐代千家詩,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01,第100頁

      huǒ shù yín huā hé ,xīng qiáo tiě suǒ kāi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àn chén suí mǎ qù ,míng yuè zhú rén lái 。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yóu jì jiē nóng lǐ ,háng gē jìn luò méi 。 游妓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jīn wú bú jìn yè ,yù lòu mò xiàng cuī 。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正月十五夜作者: 蘇味道

      簡介詩詞名句蘇味道

      蘇味道(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學家。趙州欒城(今河北石家莊市欒城縣)人,少有才華,20歲舉進士,累遷咸陽尉。武則天時居相位數年,茍合取容,處事依違兩可,時稱“蘇模棱”。因阿附張易之,中宗時貶郿州刺史,死于任所。與杜審言、崔融、李嶠并稱為文章四友,與李嶠并稱蘇李。對唐代律詩發展有推動作用,詩多應制之作,浮艷雍容。但《正月十五夜》(一作《上元》)詠長安元宵夜花燈盛況,為傳世之作。原有集,今佚

        譯文  明燈錯落,園林深處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嬌艷的花朵一般;由于四處都可通行,所以城門的鐵鎖也打開了。人潮洶涌,馬蹄下塵土飛揚;月光灑遍每個角落,人們在何處都能看到明月當頭。月光燈影下的歌妓們花枝招展、濃妝艷抹,一面走,一面高唱《梅花落》。京城取消了夜禁,計時的玉漏你也不要著忙,莫讓這一年只有一次的元宵之夜匆匆過去。

        注釋火樹銀花:比喻燦爛絢麗的燈光和焰火。特指上元節的燈景。此句對后世影響甚大,如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詞有:“東風夜放花千樹……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紅樓夢》十八回:“只見庭燎繞空,香雪布地,火樹琪花,金窗玉檻”近人柳亞子《浣溪沙·五O年國慶觀劇》詞:“火樹銀花不夜天,弟兄姊妹舞蹁躚。”鐵鎖開:唐朝都城有宵禁,此夜消禁,鐵鎖開啟,任人通行。秾李:《詩經·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華如桃李。”指年輕人像盛開嬌艷的桃花李花一樣華美富麗。游伎:指街上游舞的藝伎。落梅:樂曲《梅花落》。金吾:掌管京城戒備,禁人夜行的官名,漢代置。《西京雜記》:“西都京城街衢,有執金吾曉夜傳呼,以禁止夜行,惟正月十五敕金吾弛禁,前后各一日,謂之夜放。”玉漏:古代用玉做的計時器皿,即滴漏。

        這首詩是描寫長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據《大唐新語》和《唐兩京新記》記載:每年這天晚上,長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燈;前后三天,夜間照例不戒嚴,看燈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門貴族的車馬喧闐,市民們的歌聲笑語,匯成一片,通宵都在熱鬧的氣氛中度過。

        春天剛剛才透露一點消息,還不是萬紫千紅的世界,可是明燈錯落,在大路兩旁、園林深處映射出燦爛的輝光,簡直象明艷的花朵一樣。從“火樹銀花”的形容,我們不難想象,這是多么奇麗的夜景!說“火樹銀花合”,因為四望如一的緣故。王維《終南山》“白云回望合”,孟浩然《過故人莊》“綠樹村邊合”的“合”,用意相同,措語之妙,可能是從這里得到啟發的。由于到處任人通行,所以城門也開了鐵鎖。崔液《上元夜》詩有句云:“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可與此相印證。城關外面是城河,這里的橋,即指城河上的橋。這橋平日是黑沈沈的,今天換上了節日的新裝,點綴著無數的明燈。燈影照耀,城河望去有如天上的星河,所以也就把橋說成“星橋”了。“火樹”“銀花”“星橋”都寫燈光,詩人的鳥瞰,首先從這兒著筆,總攝全篇;同時,在“星橋鐵鎖開”這句話里說出游人之盛,這樣,下面就很自然地過渡到節日風光的具體描繪。

        人潮一陣陣地涌著,馬蹄下飛揚的塵土也看不清;月光照到人們活動的每一個角落,哪兒都能看到明月當頭。原來這燈火輝煌的佳節,正是風清月白的良宵。在燈影月光的映照下,花枝招展的歌妓們打扮得分外美麗,她們一面走,一面唱著《梅花落》的曲調。長安城里的元宵,真是觀賞不盡的。所謂“歡娛苦日短”,不知不覺便到了深更時分,然而人們卻仍然懷著無限留戀的心情,希望這一年一度的元宵之夜不要匆匆地過去。“金吾不禁”二句,用一種帶有普遍性的心理描繪,來結束全篇,言盡而意不盡,讀之使人有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之感。這詩于鏤金錯采之中,顯得韻致流溢,也在于此。

      网络怎么买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