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fz19"></address>
<form id="9fz19"></form>
    <sub id="9fz19"><listing id="9fz19"><listing id="9fz19"></listing></listing></sub> <listing id="9fz19"></listing>
    <form id="9fz19"><nobr id="9fz19"></nobr></form>
    <noframes id="9fz19"><span id="9fz19"><nobr id="9fz19"></nobr></span>

      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作者: 近代   董必武


      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巖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祝延安景物華。

      gòng qìng xīn nián xiào yǔ huá ,hóng yán shì nǚ zèng méi huā 。 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巖士女贈梅花。
      jǔ bēi hù jìng tú sū jiǔ ,sàn xí fèn cháng shèng lì chá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zhī yǒu jīng zhōng néng bào guó ,gèng wú lè tǔ kě wéi jiā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péi dōu gē wǔ yíng jiā jiē ,yáo zhù yán ān jǐng wù huá 。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祝延安景物華。

      提示:拼音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

      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作者: 董必武

      簡介詩詞名句

      董必武(1886~1975)中國革命家,法學家,中國共產黨的創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領導人之一。名賢琮,號璧伍,又名用威。1886年3月5日生于湖北黃安(今紅安)縣城的鄉塾教師家庭,1975年4月2日卒于北京。青年時代留學日本。1911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1914和1917年兩次東渡日本攻讀法律,從事律師工作。1920年與陳潭秋等在武漢組建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7月,出席中國共

        譯文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慶祝新年的到來,笑語喧嘩,十分熱鬧,紅巖村的年青同志送來梅花,更增添了節日氣氛。大家在一起舉杯互相敬酒,表達著新年的祝愿,散席后眾人意猶未盡,又一起品嘗這勝利茶,談論當今時事。只有精忠才能報答祖國,如今祖國正遭外侮,烽煙遍地,沒有地方去尋求一家安樂。我們在陪都重慶載歌載舞地歡慶新年,但不要忘了延安,讓我們遙祝延安解放區繁榮昌盛。

        注釋①口占:隨口吟出,不打草稿。②紅巖:指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紅巖村。士女:青年男女。③屠蘇酒:酒名。此指宴會上所飲之酒。④勝利茶:當時重慶市商店出售紙包茶,名“勝利茶”,表示預祝抗日戰爭勝利的意思。(詩人自注)⑤陪都:指重慶。國民黨政府的首都本來在南京,因陷落,臨時遷至重慶,故稱陪都。⑥景物華:景物有光彩。此為祝頌延安繁榮。

        這首詩是對柳亞子《寄懷潤芝先生,兼呈伯渠、玉章、必武、特立、曙時諸老》一詩的和答,最初發表于重慶《新華日報》。1941年,蔣介石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了“皖南事變”慘案;日寇則一邊威逼利誘蔣介石,迫其投降,一邊掉轉槍口,指向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日寇集中了60%的兵力壓進抗日根據地,在根據地大肆燒殺搶掠,企圖一舉撲滅抗日火焰,而且汪蔣暗中勾結。在蔣的授意下,大批國軍搖身一變,加入汪精衛的偽軍來共同參與對根據地的掃蕩“圍剿”。在這種鐵壁合圍的嚴峻形勢下,延安和其它根據地都遇到空前危機,面積、人口和軍隊都大幅度減少,抗戰暫時落入低潮。但共產黨人并沒有為困難所嚇倒,而是極力克服困難,堅持抗戰,頑強頂住內外雙重逆流。董必武和辦事處的其他同志,依然對革命前途充滿信心,因此雖逢抗戰低谷,仍然濟濟葉堂歡度新年,董必武并即席賦詩以志慶賀。

        這首詩從紅巖村八路軍辦事處的同志圍坐一起共度元旦的盛況寫起。“笑語嘩”可以想見當時的熱烈情景。歡聲笑語此起彼伏,一浪蓋過一浪。蔣介石此時正加緊實施其反共陰謀,一邊策劃軍事進攻,一邊政治上排擠共產黨,耍弄兩面派手法。這樣辦事處的同志肩負的擔子更重了,環境更為惡化;他們一面要揭露蔣介石的真反共、假抗日的陰謀,把事實真相告白天下,并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斗爭;另一面還要阻止蔣汪合流的趨勢,分化、瓦解敵人,孤立少數頑固派,團結大多數以結成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辦事處的同志時刻感受到肩上擔子的份量,一直兢兢業業地工作,但也沒有完全放在心上,而以大無畏的革命英雄氣概好整以暇,談笑自若。他們堅信困難只是暫時的,正像烏云過后是晴空,最后的勝利一定屬于中國人民。況且過去的這一年,對于我黨和辦事處來說都是艱難、緊張和坎坷備至的一年,新的一年的來臨總會給人帶來一線希望。在這辭舊迎新之際大大熱鬧一番,目的不外慶賀困難的1941年終于過去了,期望新的一年帶來吉祥如意。讓舊日的陰云在歡笑中拂去,以便輕松地步入新的一年,期望在新的一年中革命事業能夠蒸蒸日上,跨上新的臺階。在這“笑語嘩”中,體現出革命者的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精神。“紅巖士女贈梅花”則描述出宴會上同志們互贈梅花表達祝福的動人場景。梅花傲霜斗雪,綻放嚴冬的超凡絕俗的高貴品格,歷來備受文人墨客的青睞。“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就盛贊了梅花的這種高潔品格。再者,梅花還是報春的使者。“為報春信息,不怕雪埋葬”。梅花的含笑宣告了冬天即將過去,春天即將來臨。因此互贈梅花暗寓兩層意思:一是以梅花象征辦事處的同志們身處白色恐怖之中,不與敵人同流合污、不向敵人屈服的冰清玉潔的品格,二是表達抗戰勝利的春天即將到來的希望。在天寒地凍之際,手把青梅嗅,人們仿佛聆聽到春天堅實的腳步聲,感受到春天的氣息撲面而至。這既是革命者樂觀信念的體現,也是人們對前途的美好祝愿。

        “舉懷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把宴會的氣氛推至高潮。宴會上大家舉杯歡歌,開懷暢飲,共同表達對美好前途的祝愿。俗話說:“人逢知己干杯少。”況且平時大家都工作繁忙,難得有機會聚在一起抵掌而談,自然要借此盡情解放一下。于是飛壺傳觴,推杯換盞,喝得酒酣耳熱,不亦樂乎。唯一遺憾的就是不能痛飲黃龍府。宴會結束后,大家仍然意猶未盡,一邊品茗,一邊意氣風發,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新年飲酒的風俗,含有驅除憂愁煩惱,喜迎新春之意。正如王安石詩云:“春風送暖入屠蘇”。對新生活、新氣象的向往都溶入這濃濃甘醴之中。屠蘇酒就演變成了吉祥的象征。而勝利茶,據作者自注,也是希望的象征。這四句詩一面運用層層皴染法描繪出宴會的熱烈氛圍和樂觀場面,一面運用梅花、屠蘇酒和勝利茶這些富有象征意義的事物,藝術地表現了革命者的樂觀主義精神,格調明快,發人深思。

        “只有精忠能報國”使語調由歡快轉入低沉。一想起大敵當前,蔣介石不守信用,致使抗戰大計不諧,詩人內心就隱隱作痛,坐臥不寧,從而影響了宴會上的歡快心情。“精忠報國”來自岳飛之事。據《宋史·岳飛傳》記載:“岳飛抗金英勇善戰,屢建奇功。后被誣入獄,受何鑄審問時,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這四字系岳母所刺,目的激勵岳飛愛國。又宋高宗曾書“精忠岳飛”四字,制成錦旗,授與他。后人就用“精忠報國”來紀述岳飛的愛國精神。詩人借以表達自己獻身民族大業,赴湯蹈火,在所不惜的愿望,同時這也是中國共產黨抗戰到底決心的寫照。此外,這里還是對蔣介石的婉諷,奉勸蔣不要落入汪偽和日寇設置的圈套,以免步人后塵,下場可悲。“更無樂土可為家”指出國家淪于敵手,山河破碎,生靈涂炭,哪有可存身立命的樂土。詩人青年時代就追隨革命,幾十年來風風雨雨,顛沛流離,未過一天安穩日子。正如徐特立所評價的:“唯將國作家。”董必武慨天下為己任,晝夜奔波于救國救民之大計。這句詩正抒發了詩人不求一己的茍安偷生,而要解民于倒懸的豪邁胸懷。樂土,出自《詩經·碩鼠》:“逝將去汝,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董老在此是反其意而用之,古人尚有樂土可去,而今天諾大的中國竟找不到一塊樂土,極言民族危機的深重。抗戰大計已是迫在眉睫,只有驅盡日寇,才能將中華神州變成樂土。當然僅僅趕跑日寇也還不夠,還要進而推翻專制獨裁,建立民主、自由的政權。這里暗示出在國民黨的專制統治下,人民怨聲載道,并不比淪陷區好多少。

        末尾兩句由重慶的載歌載舞引出對延安的祝福和思念。在這歡慶佳節之際,詩人想到遠方的戰友,相隔干山萬水,只有遙祝延安日新月異了。詩人雖生活在重慶,但念念不忘的卻是延安。重慶盡管比延安繁華,卻是令人壓抑的。延安盡管物質艱苦,精神上卻是令人舒心的。而且重慶繁榮的背后掩蓋的是一觸即發的危機,地下潛伏的巖漿正洶涌運行。延安雖然遇到暫時的困難,但詩人相信在黨的領導下終會走出低谷,“為有源頭活水來”,而重慶則是連生命的漣漪也已泛不出的一汪死水。而且延安群英薈萃,人才濟濟,云集著大批民族的精英。像柳亞子詩中所津津樂道的:“杜斷房謀勞午夜,江毫丘錦各名家”。這里寄托著中華民族的希望。通過對延安出思念,詩人一掃情緒的壓抑,重又明亮起來,使全詩在節奏明快中結束。全詩基本采用鋪敘手法,寫得明白如話。

      网络怎么买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