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9fz19"></address>
<form id="9fz19"></form>
    <sub id="9fz19"><listing id="9fz19"><listing id="9fz19"></listing></listing></sub> <listing id="9fz19"></listing>
    <form id="9fz19"><nobr id="9fz19"></nobr></form>
    <noframes id="9fz19"><span id="9fz19"><nobr id="9fz19"></nobr></span>

      女詩人

      女詩人概述

        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許多才華橫溢的才女,她們或出身于書香門第、或長于名門豪宅、或來自民間市井、或落魄煙花柳巷,由于所處環境不同,遭遇不同,其文風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或婉娩、或凄楚、或纏綿、或悲慟,那一行行美麗的詩句,尤如一簇簇含香的奇花異葩,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頁。在我國文學史上,頗有建樹的女詩人共有120多位,現存詩作300余首。本專輯為您列出古代女詩人及其代表作。

      女詩人代表人物一:朱淑真

      朱淑真簡介

      朱淑真

      朱淑真,宋女作家。號幽棲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歙縣),據況周頤《蕙風詞話》:「淑貞與曾布妻魏氏(魏夫人)為詞友。」可知為北宋末至南宋初人。出身于仕宦之家。少時警慧,喜讀詩書,工書畫,曉音律。自稱「翰墨文章之能,非婦人女子之事,性之所好,情之所鐘,不覺自鳴爾」(《掬水月在手詩序》)。成年與一俗吏結婚,曾隨丈夫宦游異鄉。但夫妻情趣不同,感情不合,精神極為痛苦,憂郁而終。一生創作頗多,死后「為父母一火焚之,今所傳者百不一存」(魏仲泰《斷腸詩集序》)。詞多幽怨,流于感傷。也能詩。思想內容大多表現孤單寂寞的生活和苦悶哀愁的情感。反映了封建社會一位富有才情的婦女婚姻不美滿、精神上備受壓抑的痛苦。由于她在少女時代曾有過真摯純潔的愛情,后由父母作主婚配不當,所以在詞里有對過去愛情生活大膽、率真的描寫,對往日情人的思戀。表現了對自由幸福的愛情婚姻的向往和追求。《斷腸詞》受柳永、周邦彥的影響較大,語言清新婉麗,善于運用細膩、委曲的手法,描摹優美的自然景物,并融情入景,表達憂怨悲憤之情。淑真錢塘人,幼警惠,善讀書,工詩,風流蘊藉。早年,父母無識,嫁市井民家。淑真抑郁不得志,抱恚而死。父母復以佛法并其平生著作荼毗之。臨安王唐佐為之立傳。宛陵魏端禮輯其詩詞,名曰《斷腸集》。(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順治辛卯,有云間客扶乩于片石居。一士以休咎問,乩書曰:「非余所知。」士問仙來何處,書曰:「兒家原住古錢塘,曾有詩篇號斷腸。」士問仙為何氏,書曰:「猶傳小字在詞場。」士不知《斷腸集》誰氏作也,見曰「兒家」,意其女郎也,曰:「仙得非蘇小小乎?」書曰:「漫把若蘭方淑士,」曰:「然則李易安乎?」書曰:「須知清照易貞娘,朱顏說與任君詳。」士方悟為朱淑真,故隨問隨答,即成浣溪沙一闋。隨又拜祝,再求珠玉。乩又書曰:「轉眼已無桃李,又見荼蘼綻蕊。偶爾話三生,不覺日移階晷。去矣去矣,嘆惜春光似水。」乩遂不動。或疑客所為,知之者謂客只知扶乩,非知文者。(《湖壖雜記》)因自傷身世,故以「斷腸」名其詞。南宋魏仲恭曾為之輯《斷腸詩集》10卷,《后集》8卷。有明代毛晉汲古閣《詩詞雜俎》本、清王鵬運《四印齋所刻詞》本等,共收詞20多首。《斷腸集》有宋鄭元佐注本。在中國詞史上,朱淑貞是僅次于李清照的女詞人。

      朱淑真的古詩詞、代表作品

      女詩人代表人物二:卓文君

      卓文君簡介

      卓文君卓文君,漢代才女,西漢臨邛(屬今四川邛崍)人,與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的一段愛情佳話至今還被人津津樂道。她也有不少佳作流傳后世。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為著名。

      卓文君的古詩詞、代表作品

      女詩人代表人物三:甄宓

      甄宓簡介

      甄宓

      文昭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日),名不明,又稱甄夫人。中山無極(今河北省無極縣)人,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叡之生母。曹叡即位后追尊甄氏為文昭皇后。

      甄宓的古詩詞、代表作品

      女詩人代表人物四:魚玄機

      魚玄機簡介

      魚玄機

      魚玄機,女,晚唐詩人,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初名魚幼微,字蕙蘭。咸通(唐懿宗年號,860—874)中為補闕李億妾,以李妻不能容,進長安咸宜觀出家為女道士。與著名文學家溫庭筠為忘年交,唱和甚多。后被京兆尹溫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處死。性聰慧,有才思,好讀書,尤工詩。與李冶、薛濤、劉采春并稱唐代四大女詩人。其詩作現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詩》。有《魚玄機集》一卷。其事跡見《唐才子傳》等書。

      魚玄機的古詩詞、代表作品

      女詩人代表人物五:薛濤

      薛濤簡介

      薛濤

      薛濤(?─約834)字洪度,原籍長安,幼隨父居成都,八九歲能詩,十六歲入樂籍,脫樂籍后終身未嫁。時稱女校書。曾居浣花溪,創制深紅小箋寫詩,人稱薛濤箋。《蜀箋譜》謂其卒時年七十三,但也有不同意其說者。現存濤詩以贈人之作較多,情調傷感。薛濤正式集子叫《錦江集》,共五卷,詩五百余首,惜未流傳下來。后世各家所本的明本《薛濤詩》一卷,是從《萬首唐人絕句》等選本拼湊起來的。后人又輯錄她與李冶的詩合為《薛濤李冶詩集》二卷。

      薛濤的古詩詞、代表作品

      女詩人代表人物六:徐燦

      徐燦簡介

      徐燦徐燦(約1618-1698),字湘蘋,又字明深、明霞,號深明,又號紫言(竹字頭)。江南吳縣(今蘇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詞人、詩人、書畫家,為“蕉園五子”之一。光祿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學士海寧陳之遴繼妻。從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詩,尤長于詞學。她的詞多抒發故國之思、興亡之感。又善屬文、精書畫、所畫仕女設色淡雅、筆法古秀、工凈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畫水墨觀音、間作花草。著有《拙政園詩馀》三卷,詩集《拙政園詩集》二卷,凡詩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徐燦的古詩詞、代表作品

      女詩人代表人物七:王昭君

      王昭君簡介

      王昭君王昭君,名嬙,字昭君,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明妃”,漢元帝時期宮女,漢族,西漢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匈奴呼韓邪單于閼氏。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傳。

      王昭君的古詩詞、代表作品

      女詩人代表人物八:柳如是

      柳如是簡介

      柳如是柳如是,女詩人,一說浙江嘉興人,一說江蘇蘇州吳江區人。本名楊愛,后改名柳隱,字如是,又稱河東君,丈夫為明清侍郎錢謙益,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柳如是是活動于明清易代之際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聰慧好學,但由于家貧,從小就被掠賣到吳江為婢,妙齡時墜入章臺,易名柳隱,在亂世風塵中往來于江浙金陵之間。她留下了不少值得傳頌的軼事佳話和頗有文采的詩稿《湖上草》、《戊寅草》與尺牘。其墓在江蘇常熟虞山花園浜。

      柳如是的古詩詞、代表作品

      女詩人代表人物九:劉采春

      劉采春簡介

      劉采春劉采春,淮甸(今江蘇省淮安、淮陰一帶)人,一作越州(今浙江省紹興市)人,是伶工周季崇的妻子。她擅長參軍戲,又會唱歌,深受元稹的賞識,說她“言辭雅措風流足,舉止低回秀媚多。”可見她在當時是一名很有影響的女藝人。

      劉采春的古詩詞、代表作品

      女詩人代表人物十:李清照

      李清照簡介

      李清照李清照(1081─1155?)號易安居士,濟南(今屬山東)人。父李格非,為元祐后四學士之一,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崇寧元年(1102),徽宗以紹述神宗為名,任蔡京、趙挺之為左右相,立元祐黨人碑,以司馬光等百二十人為「奸黨」,其父列名黨籍,清照以詩上挺之。崇寧二年(1103),明誠出仕,矢志撰述以訪求、著錄古代金石文字為職志的《金石錄》一書。大觀元年(1107),蔡京復相,挺之卒。蔡京以挺之為元祐大臣所薦,為庇元祐「奸黨」,追奪所贈官。明誠、清照夫婦因此屏居青州(今山東益都)鄉里十年。宣和二年(1120)蔡京致仕后,明誠起知萊州(今山東掖縣),此后又自萊移淄。靖康之難后。明誠奔母喪南下,知江寧府,清照載書至建康。建炎三年,趙明誠卒。離京自建康出走浙中,清照隨亦入浙,經臺、嵊、黃巖,從御舟海道至溫州,復至越州,衢州,于紹興二年(1132)赴杭州。紹興四年,作《金石錄后序》。紹興中,以《金石錄》表上于朝。卒年約七十馀。善屬文,于詩尤工。《宋史·藝文志》著錄《易安居士文集》七卷,俱不傳。清照創詞「別是一家」之說,其詞創為「易安體」,為宋詞一家。詞集名《漱玉集》,今本皆為后人所輯。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稱詞家三李。(沈去矜)清照以一婦人,而詞格乃抗軼周柳,雖篇帙無多,固不能不寶而存之,為詞家一大宗矣。(《四庫提要》)李易安作重陽《醉花陰》詞,函致趙明誠云云。明誠自愧勿如。乃忘寢食,三日夜得十五闋,雜易安作以示陸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銷魂』三句絕佳。」正易安作也。(《詞苑叢談》)李易安詞,獨辟門徑,居然可觀,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鑄語則多生造,婦人有此,可謂奇矣。(《白雨齋詞話》)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紅藕香殘玉簟秋」,精秀特絕,真不食人間煙火者。(同上書)

      李清照的古詩詞、代表作品

      女詩人代表人物一十一:江采萍

      江采萍簡介

      江采萍

      梅妃(公元710年-公元756年),姓江名采萍,在今莆田亦稱江東妃(興化平話字:Gang-dang-hi)唐玄宗早期寵妃。多才多藝的江采萍,不僅長于詩文,還通樂器,善歌舞,而且嬌俏美麗,氣質不凡,是個才貌雙全的奇女子。作有《謝賜珍珠》和《樓東賦》等著名詩賦。

      江采萍的古詩詞、代表作品

      女詩人代表人物一十二:鮑令暉

      鮑令暉簡介

      鮑令暉

      鮑令暉生活在公元420年,南朝女文學家,東海人,(今山東省郯城西南)是著名文學家鮑照之妹,其出身貧寒,但能詩文。鮑令暉是南朝宋齊兩代唯一留下箸作的女文學家。曾有《香茗賦集》傳世,今已散佚。另有留傳下來:《擬青青河畔草》、《客從遠方來》、《古意贈今人》、《代葛沙門妻郭小玉詩》等。

      據鐘嶸《詩品》載,鮑照有一次曾對孝武帝劉駿說:“臣妹才自亞于左棻,臣才不及太沖爾。”(左棻是左思即左太沖的妹妹,也很有詩才)可見鮑令暉詩才出眾。鐘嶸說她的詩“往往嶄絕清巧,擬古尤勝”,但又批評她“百愿淫矣”,這大約是指她那些詩主要寫相思之情。

      令暉詩留傳不多,《玉臺新詠》錄其詩七首,其中為人所傳誦的是擬古之作,如《題書后寄行人》、《擬客從遠方來》等。清代錢振倫注《鮑參軍集》附注其詩。今人錢仲聯《鮑參軍集注》附有鮑令暉詩。

      鮑令暉的古詩詞、代表作品

      女詩人代表人物一十三:班昭

      班昭簡介

      班昭班昭(約45年?-約117年?),一名姬,字惠班。漢族,扶風安陵(今陜西咸陽東北)人。東漢史學家,史學家班彪女、班固與班超之妹,博學高才,嫁同郡曹壽,早寡。兄班固著《漢書》,八表及《天文志》遺稿散亂,未竟而卒,班昭繼承遺志,獨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與第六志〈天文志〉,《漢書》遂成。帝數召入宮,令皇后貴人師事之,號曹大家(gū)。善賦頌,作《東征賦》、《女誡》。班昭為中國第一個女歷史學家。

      班昭的古詩詞、代表作品

      女詩人代表人物一十四:李冶

      李冶簡介

      李冶(?-784)字季蘭,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女道士。與陸羽、劉長卿、皎然等交往。曾被召入宮中。后因上詩叛將朱泚,為德宗所撲殺。詩今存十余首,多贈人及遣懷之作,后人曾輯錄她與薛濤的詩為《薛濤李冶詩集》二卷。

      李冶的古詩詞、代表作品

      女詩人代表人物一十五:林佩環

      林佩環簡介

      林佩環,清代女詩人,名頎,字韻征,號佩環,順天大興(今北京市)人,成都鹽茶道林西厓(名儁,官至四川布政使)之女,母親姜氏。佩環系清代蜀中詩人之冠張問陶繼室。時張問陶正值功名受挫,命運乖戾之際。順天鄉試落第,發妻和長子又相繼去世。林西厓仰慕張問陶才華,將其招贅入門;船山作《丁來九月贅成都鹽茶道署,呈外舅林西厓先生》,有句“黃河九曲終千里,大鳥三年始一鳴。慚愧祁公能愛我,夜窗來聽讀書聲。”知遇之恩,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林佩環也不嫌其窘困,身心相許,結成連理。佩環工詩善畫,其夫張問陶曾嘆道:“一編盡有詩情味,夫婿才華恐不如”。林佩環畫作今已不見,其詩現存一首《贈外》。胡傳淮《張問陶年譜》《張問陶研究文集》,載有其事跡。

      林佩環的古詩詞、代表作品

      女詩人代表人物一十六:唐婉

      唐婉簡介

      唐婉,字蕙仙,生卒年月不詳。陸游的表妹,陸游母舅唐誠女兒,自幼文靜靈秀,才華橫溢。她也是陸游的第一任妻子,后因陸母偏見而被拆散。也因此寫下著名的《釵頭鳳》(世情薄)。

      唐婉的古詩詞、代表作品

      网络怎么买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