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人詩詞(172首)
《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之一)》
昔年有狂客,爾號謫仙人。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聲名從此大,汩沒一朝伸。 文采承殊渥,流傳必絕倫。
《夢李白二首》
夢李白二首
【其一】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
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其二】
浮云終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云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古風(齊有倜儻生)》
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曜。
卻秦振英聲,后世仰末照。
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
吾亦澹蕩人,拂衣可同調。
《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 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長恨歌》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1]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2]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飄處處聞。[3]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4]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余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5]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云棧縈紆登劍閣。[6]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至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7]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8]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9]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10] 金闕西廂叩玉扇,轉教小玉報雙成。[11]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云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12]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13]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14]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15]
《狂夫》
萬里橋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滄浪。 風含翠筿娟娟凈,雨裛紅蕖冉冉香。 厚祿故人書斷絕,恒饑稚子色凄涼。 欲填溝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不見》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嫦娥》
云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
《漁翁》
漁翁夜傍西巖宿, 曉汲清湘燃楚竹。 煙銷日出不見人, 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 巖上無心云相逐。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2]蓮動下漁舟。[3] 隨意春芳歇,[4]王孫自可留。[5]
《金陵十二釵又副冊—晴雯(霽月難逢)》
【金陵十二釵又副冊--晴雯】
霽月難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 身為下賤。 風流靈巧招人怨。
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蒼山遠)》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登徒子好色賦并序(大夫登徒子侍於楚王)》
【登徒子好色賦并序】 大夫登徒子侍於楚王,短宋玉曰:「玉為人體貌嫻麗,口多微辭,又性好色,愿王勿與出入后宮。」王以登徒子之言問宋玉。玉曰:「體貌嫻麗,所受於天也;口多微辭,所學於師也。至于好色,臣無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說乎?有說則止,無說則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墻窺臣三年,至今未許也。登徒子則不然。其妻蓬頭攣耳,齞唇歷齒,旁行踽僂,又疥且痔。登徒子悅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誰為好色者矣。」 是時,秦章華大夫在側,因進而稱曰:「今夫宋玉盛稱鄰之女,以為美色。愚亂之邪臣,自以為守德。謂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窮巷之妾,焉足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王曰:「試為寡人說之。」大夫曰:「唯唯。」 臣少曾遠游,周覽九土,足歷五都。出咸陽,熙邯鄲,從容鄭、衛、溱、洧之間。是時,向春之末,迎夏之陽,鸧鹒喈喈,群女出桑。此郊之姝,華色含光,體美容冶,不待飾裝。臣觀其美麗者,因稱詩曰:「遵大路兮攬子祛,贈以芳華辭甚妙。」于是處子恍若有望而不來,忽若有來而不見。意密體疏,俯仰異觀,含喜微笑,竊視流眄。復稱詩曰:「寤春風兮發鮮榮,潔齋俟兮惠音聲,贈我如此兮,不如無生。」因遷延而辭避。蓋徒以微辭相感動,精神相依憑。目欲其顏,心顧其義,揚詩守禮,終不過差。故足稱也。 于是楚王稱善,宋玉遂不退。